,恒豐集團感謝您的到來! | 公眾號 | 阿里商鋪 | 新新紡 | ENGLISH 
當前位置:資訊動態 > 行業資訊 >
行業資訊

行業資訊2

[發布人]:admin  [發布日期]:2018-05-18 10:06:55   [關注]: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德州恒豐集團市場部主辦      二0一三年八月十五日(總第二十四期)

           


7月我國出口增速正增長 下半年外貿回升

近日,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,7月我國出口增長5.1%,進口增長10.9%,進出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雙雙由負轉正,而且大大好于此前市場預期。

據海關統計,今年前4個月外貿數據異常高速增長,在監管層出手“擠水分”后,5、6月外貿增速大幅回落,其中5月出口增速由4月的14.7%驟降至1%,6月出口增速下降3.1%,進口增速下降0.7%,進出口增速出現17個月以來首次“雙降”。7月外貿數據的好轉,是否意味著下半年外貿形勢變得樂觀?對此,業內專家認為,下半年外貿預計呈現平穩回升的態勢,較上半年將稍有好轉。

目前中國經濟形勢企穩,國內需求在改善,而且國家已經出臺一些穩外貿的措施,這對于外貿增速的回升起到積極作用。雖然每個月出口增速不一定會高于7月的5.1%,但總體上會是往上走的趨勢,預計下半年外貿增速比上半年要高一些,全年外貿增速將在9%左右,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出臺《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、調結構的若干意見》,推出12項措施以切實減輕外貿企業負擔,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,為外貿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。

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稅負過重

調查顯示,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各種稅負平均大約在35%左右,屬于較高稅負。一項關于中國紡織企業稅負痛苦指數調查報告顯示:工業企業除了主要繳納17%的增值稅、按利潤的25%繳納所得稅、承擔相關的資源占用、環境保護等費用,還要不同程度地按流轉稅比例繳納城建稅、地方教育費附加、殘疾人基金,以及房產稅、印花稅、車船稅等名目繁多的稅種。沉重的稅費大大挫傷企業家辦實體經濟的積極性。

  據行業統計,2012年,中國紡織工業生產總值接近6萬億人民幣,占全國工業生產總值的11.5%;直接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;紡織服裝出口2549.8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。目前,中國已具備有世界上規模最大、產業鏈最完整的紡織工業體系,是全球紡織服裝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,但中國卻不是紡織強國。

 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,紡織行業企業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、人民幣的不斷升值,以及結構調整的壓力。同時,人才、資金匱乏,產品創新、營銷渠道拓展不足以及生產管理跟不上要求等,紡織品行業企業的生存正日益艱難。

企業普遍認為政府扶持的最佳體現是“降低稅負”,并希望政府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,主推企業健康發展。

棉農直補并軌方案年底交發改委

  針對2014/2015棉花季“棉農直補與臨時收儲并軌”政策,目前正在調研政策執行方案,計劃年底提交發改委。主導此項政策的專家認為,要保障棉農種植熱情,棉花種植面積、棉價穩定,國家收儲政策應該繼續保留,設計的收儲價格維持在種植成本附近,而為強化市場調節左右的棉農直補政策,需要考慮WTO規則、國內財政環境等因素,直補額度設定不會太高。”

  實行棉農直補政策,將使中國國內棉花價格回歸市場,意味著國家對棉花價格“兜底”行為的終結。而棉價的下跌有助于擴大棉花纖維使用量,降低國內紡織業用棉成本,并壓縮化纖行業,尤其是棉花替代性纖維--滌綸短纖、粘膠短纖板塊的市場空間。

棉紗延續“外熱內冷” 進口商面臨微利或虧損

從相關調查來看,進入8月份中國棉紗、坯布市場仍呈現“內冷外熱”的格局——國內中小棉紡廠產品“去庫存化”困難加劇,減產、停產的現象隨著拋儲的停止而上升,棉紗價格疲軟。與之相對應的是,中國貿易商和織布企業對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尼等國棉紗的采購仍呈現“高燒不退”的情況。

棉紗“國外熱,國內冷”導致一些6、7月份簽合同、抵港的進口商出貨形勢比較尷尬。由于人民幣升值減緩、外紗國內銷售成交價有200元/噸(報價總體持穩,為低支紗,非賽絡紡)左右的下跌,按當前價格出售,凈利潤已下滑至200元/噸以內。進口商目前只能囤貨,靜待形勢好轉。

業內人士分析,8、9月份棉花價格將成為影響國內棉紗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。

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今年植棉面積增長7.1%

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聞辦日前發布消息稱:今年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植棉面積達882.78萬畝,增長7.1%。新疆兵團棉花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/6,出口量占到一半。目前,新疆兵團棉花種植面積占新疆的1/3,產量占全疆的45%左右,植棉水平不斷提高,產量穩步增長。

據了解,2012-2015年間,新疆兵團將投資7.15億元建優質棉基地,重點解決當前棉花生產遇到的采收工人費用高、原棉一致性降低、棉田灌排系統不配套、鹽堿地比例高等問題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優質棉花基地種植面積穩定在750萬畝、平均單產達到173公斤。棉花的整體品質達到國際水平,部分棉花類型的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
2013/14世界棉花期末庫存將創9380萬包新高

  最新的美國農業部(USDA)8月棉花展望報告預估,2013/14世界棉花期末庫存將創9380萬包新高,較上年增加740萬包。今年庫存預計連續第四年增加,因為全球產量持續大于紡織廠需求,中國棉花政策繼續支持國內價格高于世界價格。

  2013/14世界庫存預期提高9%,但中國庫存繼續增加,很大一部分供應量在中國的國家儲備棉中,而世界其他地區無法使用這部分棉花。2013/14這些儲備庫存預計占中國整體庫存的近80%。2010/11年中國庫存占全球庫存的21%,是中國20年中的最低水平。但是,到2013/14年底,中國的比例預計提高近2倍,達到62%。同時,中國之外的庫存比例預計連續第三年下降,至38%。

2012-13年印度棉花出口量下降31%,進口增長

截止7月份,2012-13市場年度印度棉花出口減少31%,至980萬包,但是同期進口略增,至147萬包。

  雖然印度2012-13整體消耗量預計為2881萬包,但自2011年12月以來,每月的消耗數量平均超過200萬包。業內人士預期,國內消耗量將繼續強勁。

  大型紡織廠面臨流行貨源緊張的局面,在10月新棉進入市場之前,他們補充貨源的主要途徑是進口棉花或者國內貨源。報告說,印度預計將在2012-13年(7月-6月)生產3380萬包棉花,略低于上年。

粘膠、滌綸短纖市場綜述

    近期,粘膠短纖市場缺乏利好支撐,繼續保持平淡走勢,下游采購意向不高;價格方面:中端成交重心保持13100-13200元/噸,部分較低在13000以下水平,高端較高成交保持13500元/噸上下,下游客戶壓價意向較為明顯,預計短期內價格依舊穩中偏弱為主。

    在經歷了價格小幅上漲之后,受產銷回落的影響,滌短市場橫盤整理,主流報價在10350-10450元/噸現款出廠,交投氣氛偏淡,成本支撐下,預計短期內價格穩中偏強。

【上一篇】: 行業資訊1
【下一篇】: 市場簡報
關于恒豐| 產品中心| 資訊動態| 人才招聘| 聯系我們|

德州恒豐集團版權所有

地址: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恒豐工業園 魯ICP備13018483號-1

魯公網安備 37140302000209號

技術支持:金軒網絡
官方微信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手機端
黄网站色成年片在线观看_手机在线看片_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_黄色网站有哪些